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西京学院:打造樱花树下的思政育人课堂

发稿时间:2025-04-10 10:3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在漫天粉白中盛大启幕。西京学院供图 

  中国青年网讯 4月8日,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在漫天粉白中盛大启幕。今年,西京学院以“樱舞秦风·匠心绘长安”为主题,创新开设了樱花树下的思政课堂,将三秦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美育思政的育人理念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一场“可听、可赏、可品”的文化盛宴。 

  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在漫天粉白中启幕。西京学院供图 

  非遗课堂展匠心 传统与未来交响 

  枝头,唐诗宋词卡片随风轻舞,与花瓣共谱春之序曲,仿佛千年文脉在此刻苏醒;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网红”导游张斌(冰蛋)与西京博物馆馆长马国良现场对话,以秦汉造物为媒,讲述“赳赳老秦”的千年匠心故事;曾在大唐不夜城以“不倒翁小姐姐”表演走红的冯佳晨(皮卡晨)身着纱襦长裙与青年学生在樱花丛中漫步,共同传递古典文化的婉约典雅之美。 

  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在漫天粉白中盛大启幕。西京学院供图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樱花节现场特别设置了“三秦非遗大舞台”,使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意碰撞生辉,绽放出别样的光彩。长安古乐《郁金香》揭开序幕,编钟与电子乐交融,仿佛让人们听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回响辉映;秦腔折子戏《忠保国》唱腔高亢激昂,“吼”出的不仅是戏文,更是秦人耿直坚韧的性格;华阴老腔《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将令一声震山川》的吼声撼动全场,老艺人们手持月琴、惊堂木,用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唱出关中儿女的豪情;陕北说书艺人乔仰文、邵艳霞怀抱三弦,以悠扬的说唱声,将观众带回到了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中…… 

  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在漫天粉白中盛大启幕。西京学院供图 

  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尚宇馨同学感叹:“老腔的爆发力让我热血沸腾,这种‘非遗基因’值得我们青年传承!” 

  该校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任青青老师点评:“说书艺术将‘高台教化’融入通俗叙事,是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 

  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在漫天粉白中盛大启幕。西京学院供图 

  “一院一品”绘就美育画卷 

  樱花树下,“一院一品”绘就“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育人画卷。 

  “樱下临帖”区,西京学院万钧书院的学子们执樱花色墨笔,在书签上挥洒诗意,或以篆刻之技镌刻《诚健博能》校训,临摹《开成石经》《石门铭》等碑刻作品选句,笔锋如刀,力透纸背,尽显书法艺术之魂。 

  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在漫天粉白中盛大启幕。西京学院供图 

  西京学院允能书院的健康坊、3D造物局和武燕剪纸传习所,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在健康坊,中医师根据现场学生的个人体质,指导学生DIY中药香囊、泡脚包等,还通过推拿等手法,为师生提供健康服务。非遗传承人武燕指导学生将剪纸艺术与西京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樱花校训”图案。美术学专业学生段佳汝表示:“剪纸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剪去浮躁、留下初心的修行。” 

  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在漫天粉白中盛大启幕。西京学院供图 

  作为陕西省非遗实践基地,西京学院博雅书院让面花、团扇、香包、吹糖画、插花、拓印、漆画、脸谱、草编等民间艺术走出典籍,跃然于现实,滋养青年文化自信。其中,面花艺术以唐代“素蒸音声部”为灵感,于蒸制中凝固时光,成就可赏可食的文化瑰宝;团扇创作融入现代技法,于笔触流转间尽显星辰江海之韵;学子们将艾草、藿香等药草入囊,传承驱邪纳福之俗,让非遗技艺在活态传承中重现活力。“在这里,每一件作品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每一次创作都是对文明基因的深情唤醒,更是千年文脉的绵延传承。”该校博雅书院院长王培涛表示。(尚磊)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