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武志刚:筑牢云网支撑基石 用科技“点亮”智慧生活

发稿时间:2025-05-03 20: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张欣苑 记者 邓洪海)网络抢险时第一个进机房排查险情,凌晨三点还在协调设备;不分昼夜优化方案,打磨出行业标杆……从抢险救灾保通信到重大活动保障现场,再到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电信江西宜春分公司承担的多个重大项目中,都有武志刚的身影

  2003年,武志刚进入中国电信宜春分公司。从爬电线杆架电缆的线务员做起,白天跟着老师傅学实操,晚上阅读通信专业书籍,一路成长为精通网络架构的工程师。凭着自身的勤奋肯干以及对通信事业的热爱逐渐成长为云网运维的行家里手,用22年的坚守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今年,武志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生产经营,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网络。”从宜春12345热线建设,到袁州区公安四级网络及天网平台项目升级从节日期间通信保障,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在一次次网络运营维护关键节点,项目一线总有武志刚的身影。

  “网点被淹了,设备还泡在水里!”我们马上到!有一次,宜春遭遇罕见暴雨,多家银行营业网点网络中断,业务办理被迫停滞。接到求助后,武志刚立即召集班组成员制定抢修方案,奔赴故障网点抢修线路。期间他带头排查故障修复线路,还主动揽下距离最远网点抢修任务,结束回到家已是夜里三点。经过两天两夜的努力,所有网点线路全部恢复正常。

 

  武志刚在检修防溺水系统网络线路。汤扉 摄

  “通信服务必须从‘保障畅通’向‘创造价值’跃迁,要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服务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秉持这一理念,武志刚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将数字技术运用在农业种植、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领域,为区域的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活力。

  这两年,宜春市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69”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然而,不少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认为只有大企业才需要做、才能做,且担心成本高、风险大导致陷入“不会转不敢转不愿转境地。

  针对这一情况,武志刚组建起一支数字化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宣传数字化转型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并提供数字化诊断服务,还为有需要的企业量身定制转型方案,通过技术培训帮助员工掌握系统操作技能,以扎实的技术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截至目前,已为800多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服务,助力300多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武志刚深入数字工厂测试5G定制网运行情况。汤扉 摄

  在电信技术支持下,我们智慧工厂已投入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物料管理平台也部署上线了。目前,车间开设智能化生产线,各条产线实现数据共享,生产流程智能化管控,不仅良品率提升了,管理成本也降低了近一半。”宜春盖瑞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管理负责人谭寒勇说。

  一颗责任心、一部热线电话、一张客户联络表、一张网络图、一套支撑标准、一套管理规范、一套学习制度、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结合多年积累的服务支撑方法和技巧武志刚归纳出客网服务“八个一”心得

  通信技术更新迭代快,为跟上技术前沿武志刚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习惯,他时常利用休息时间翻阅技术资料,虚心向厂家专业人员请教,并反复安装调试新产品的交付和应用。

  光提升自己不够,如何才能带好队伍?”为了促进团队年轻人的成长,武志刚鼓励身边年轻的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各类技术改进项目,通过一线实践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武志刚为团队成员讲解组网设备安装方法。汤扉 摄

  不仅如此,以“武志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为契机,武志刚着力推进“传帮带”机制建设,组建起一支由资深专家、高级技师和青年技术人才组成的学习团队,并通过名师带徒、赛训结合、技术攻关等形式提升全员专业水平,成功培养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AI等领域的百余名技术骨干。2022年,该工作室获得江西省总工会授牌。

  “90后、00后思维活跃,缺的是经验。我要把自己的‘经验法’和他们的‘新点子’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挑大梁的技术骨干。”提起对年轻人成长的建议,武志刚说“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不要怕吃苦,要学、多用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