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320万只鹅雏破壳 黑龙江绥滨县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稿时间:2025-05-09 11:2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大鹅养殖量预计突破320万只,比去年翻一倍。近年来,黑龙江省绥滨县以“鹅”为笔,在黑土地上勾勒强县富民新图景。从炕头散养到智能大棚,从初级屠宰到羽绒深加工,通过建万亩养殖基地、扩十万级规模场区、延全链条加工项目、创“绥滨白鹅”地理品牌,推动小产业向“孵化—养殖—屠宰—深加工—电商”全链升级。

养殖鹅基地。鹤岗市委宣传部供图

  4月16日,绥滨县孵化育雏基地的恒温车间里,56台孵化器正发出轻微的“嗡鸣”。作为2025年刚投产的“智能鹅厂”,这里的孵化车间堪称“鹅雏的第一产房”:11800平方米的厂区里,3座脱温育雏鹅舍配备环控系统,手机 APP 可远程调节温度、湿度和通风量,1个工人就能看管1.2万只鹅雏。

  “以前靠人力盯着,现在靠‘云端’养鹅。”绥滨县孵化育雏基地项目负责人肖强点开手机屏幕,实时数据在指尖流动:当前孵化车间温度 37.8℃,湿度 58%,风力等级2级——这套参数是县畜牧兽医水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调试了上百次的“黄金方案”。“现在准备扩建‘少年鹅厂’,明年这里会接上屠宰加工厂、洗绒厂等全产业链园区建成,绥滨鹅从破壳到变成商品,全程不超过2公里。”绥滨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主任刘宝君说。

养殖户捡鹅蛋。鹤岗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绥东镇亿源丰养殖场,养殖户刘传志的妻子钟春霞挎着竹篮穿梭在鹅群中,鹅蛋沉甸甸地坠在草窝里,她的围裙兜很快装满:“今天捡了2800枚,比昨天多300枚!”三年前,刘传志还是个开大车的“运输人”,如今已是黑龙江省种鹅养殖的“明星户”。“多亏镇政府帮忙流转土地,不然3万平方米的养殖场根本建不起来。”刘传志说,位于东方村的新基地下个月就竣工投产了,“那是4万平方米的‘江景鹅场’,挨着两江交汇处,水草丰美,鹅吃了产蛋多、绒质好。”

  走进库房,7000枚鹅蛋码放得整整齐齐,塑料周转箱堆成半人高的“蛋墙”。钟春霞算了笔细账:去年1万只“霍三”种鹅产蛋40万枚,效益达到150万元。“今年日产蛋量突破 3000枚,光卖种蛋就能换辆小轿车!”钟春霞说。

刚孵化的小鹅。鹤岗市委宣传部供图

  《绥滨县鹅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明确:首批 1.0069 亿元乡村振兴资金中,8000万元砸向产业链关键环节——3处2万只规模种鹅场、1 处10万只肉鹅场,还有白鹅屠宰加工厂、鹅绒洗选厂。目前,绥滨县5000余户散养户中,规模化养殖场有26个,其中,万只种鹅场4个、10万只以上商品鹅养殖场2个、万只以上商品鹅养殖场7个,年养种鹅4万只以上,年产种蛋160万枚。

  绥滨县副县长陈钢表示,今年,绥滨县将充分挖掘养殖潜力,计划新建、改造养殖基地46处,力争10万只以上养殖基地10处,万只以上养殖基地达到43处,预计全年大鹅养殖量达到320万只以上,实现大鹅扩群增量新突破。同时,绥滨正在加快打造大鹅全产业链的闭环:孵化—养殖—屠宰—深加工—电商销售,让每个环节都创造新价值。(唐琳 夏璐)

责任编辑:白珂嘉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