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 近年来,黑龙江省桦南县创新实施“归雁领航”“青匠培育”等本土化人才工程,三年来,累计回流35岁以下青年32人,培育“土专家”“田秀才”、无人机植保作业、智能农机操作等技能人才60余名,带动全乡大棚果蔬、特色种植等产业规模扩大20%。通过搭建“田间实训+创业孵化+治理实践”多元平台,实现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为黑土地注入发展新活力。
青年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研学活动。桦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桦南县打造“黑土技能工坊”,开设农产品展销、无人机植保等7类实训课程,年培训新农人230人次。打造朝鲜族香米、山泉水葡萄等农产品品牌,通过展销会、新媒体宣传带货年销产品200万斤,带动22户家庭年均增收1.2万元。通过建立“1+N”导师帮带机制,助力返乡大学生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无人机飞行培训课程。桦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创新“青力网格”模式,将23名返乡大学生编入村级网格,依托“龙易办”APP,整合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惠农补贴申领等30余项服务,村民办事跑动次数减少40%。组建“青年调解突击队”,创设“庭院议事会”“晒场评理角”等场景化调解机制,成功化解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等矛盾41件,调解成功率达95%。推行“青年人才轮值村主任”制度,选拔19名优秀青年参与村庄规划,推动修建农田路12公里,村民满意度达97%。
青年干部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桦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推行“人才+”模式,吸引13名大学生成立智慧农机服务队,引入智能播种、智能育苗等技术,实现玉米、大豆、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每亩降低成本10%,惠及农户2000余户。深化校地合作,与佳木斯大学科技园共建洋甘菊引种驯化项目,将投入200余万元发展洋甘菊深加工产业,建成种植基地97亩,带动58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
桦南县设立“人才服务驿站”,提供项目申报、专利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协助解决融资贷款、商标注册等难题20余项。打造多元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图书室、健身器材、电视音响等设施。通过建立“三优先”激励机制,截至目前,3名青年推荐入党,6名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真正实现“留得住、干得好、有奔头”。(孙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