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萍乡湘东区:盘活闲置校舍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稿时间:2025-05-28 22:3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江西安隔拉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线昼夜运转。这座由废弃小学改造的“未来工厂”里,黑板墙与机械臂相映成趣,正在探索让闲置校舍成为乡村振兴“聚宝盆”的创新实践。 

  今年以来,湘东区将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针对农村闲置校舍底数不清、利用低效等问题,开展“闲置资产大调研”专项行动。荷尧镇党委率先试点,通过走访调研摸排出12所废弃学校,其中火烧桥小学、横江小学等5所位于交通便利处,具备改造价值。 

  “闲置校舍是乡村的‘沉睡资源’,必须用党建这把‘金钥匙’打开盘活之门。”湘东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该区建立“区级统筹、乡镇主责、村级落实”三级联动机制,由区委党校牵头开展“盘活闲置资产”专题培训,组织乡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学习。荷尧镇用好学习成果,创新“红色代办”专班,由党委书记挂帅,整合机关、学校党员骨干,为项目落地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中安隔拉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建成投产仅用了几个月。 

  在安隔拉生产车间,曾经的教室被划分为智能切割区、模块组装区、产品展示区。董事长李久纯指着黑板墙上的“课程表”笑言:“现在这里的‘课程’是装配式建筑技术,黑板变成了生产进度看板。”这家由返乡企业家创办的企业,通过“废弃校舍改造+智能生产线引进”模式,将传统教学空间转化为科技生产载体,年生产环保板材50万平方米,产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并谋划开拓海外市场。 

  横江村的萍实服装厂则呈现另一番景象。20余台缝纫机在原教室整齐排列,女工黄海兰坐在曾经的课桌前缝制衣领,黑板上的“生产进度表”取代了昔日的数学公式。“每天走5分钟来上班,每月挣2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小孩。”像她这样的村民有30余人,这家由撤并小学改造的服装厂,年加工成衣10万件,带动周边10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截至目前,湘东区已累计改造闲置校舍8所,引进装配式建筑、服装加工、电子元件等产业项目6个,总投资超2亿元,年产值达8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这些“乡村车间”不仅激活了闲置资产,更培育了新型产业工人——安隔拉通过“老带新”培训出200余名技术工人,月薪普遍达到6000元以上。 

  除了产业升级,闲置校舍还在民生领域绽放光彩。下埠小学经改造后成为“一老一小”幸福院,有棋牌室、书画室、儿童乐园、“四点半课堂”,满足老人小孩休闲、学习需求。此外,通过“空间置换”,安隔拉项目每年为荷尧村带来50万元分红,全部用于民生事业;横江村将服装厂租金收益的30%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孤寡老人。如今,闲置校舍已成为联结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纽带,实现“资产盘活—集体增收—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从“单一改造”到“链式发展”,湘东区正以闲置校舍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全局。在学习教育推动下,该区正在编制《闲置资产盘活利用五年规划》,探索“文化赋能型”“电商孵化型”“研学实践型”等更多改造模式,让“老空间”持续生长新动能。(邬芳)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