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张亚云)6月29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蒋勇律师专项基金、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等协办,以“匠心驱动新质产品 创新引领行业未来”为主题的“2024-2025法律服务创新产品论坛暨第二届法律服务创新产品案例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瑞宇表示,当下,我国法律服务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律师事务所、法律科技公司,还是研究法律服务产品的高校都秉持的目标,即促进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法治国家高水平建设。打造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需求的创新性法律服务产品,推动法律服务模式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事中把控”的战略前移,培育律师事务所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加速孵化律师行业的新质生产力。这不仅是法治建设走深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行业自身破局发展、提升价值的根本路径。
法制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国庆表示,近年来,法律服务业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之势,越来越多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科技企业投入到产品创新中,为传统法律服务注入了新动能。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法律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一批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法律智能检索,合同自动审查,智能咨询问答的应用等,大幅提升了法律服务的效果和精准度。“创新也不仅体现在技术应用上,更体现在服务理念和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法律从业者开始以创新思维来经营法律服务,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标准化可复制化的产品,这种变化带来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覆盖范围的扩大。”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在专业化、品牌化、科技化的道路上快速前行,从传统诉讼到非诉业务拓展,从本土实践到跨境服务延伸,从单一解决方案到全流程产品化升级,法律服务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第二届法律服务创新产品案例发布会的产品,体现了法律人对专业匠心的执着追求,更彰显了法律服务行业践行法治精神的责任担当。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进喜介绍,2024年12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法律服务创新产品案例征集宣传活动正式启动。产品案例征集期间,组委会共收集到北京、上海、天津等24个省市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公司公职律师机构、律师团队、律师个人、法律科技公司和其他法律服务支持平台申报的产品案例600余件。经初审、复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民事、商事与金融、刑事、政府法治、知识产权、合规、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涉外、律师与律师事务所赋能以及综合性共10个类别的法律服务创新产品优秀案例,以及特别荣誉案例、优秀组织奖、新锐实验成果案例三个特设类别。
王进喜介绍第二届法律服务创新产品案例征集情况。主办方供图
论坛期间,围绕“法律服务创新产品活动组织经验谈”“法律服务产品与新质生产力”“出海法律服务产品的设计与落地”等话题,还相继举办多场圆桌论坛与主旨演讲活动。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知名律所的法律服务领域从业者,结合前沿实践案例,从多维视角深入剖析法律与科技的融合路径、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方向,展开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探讨,为推动法律行业与创新技术的深度耦合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