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东北三省首例 哈医大二院完成心脏跳动非体外循环下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术

发稿时间:2025-07-01 20:1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近日,哈医大二院心外科综合病房主任孙仕斌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东北三省首例、全国第十例“心脏跳动非体外循环下的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术”。 

  孙仕斌教授团队顺利实施手术。哈医大二院供图 

  佳木斯的刘先生(化姓)今年38岁,有扩张型心肌病病史10年,曾因反复室性心律失常接受过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合并有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近期出现了频繁的胸闷、腹胀、下肢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家人四处咨询后,最终选择来到哈医大二院。入院后,经全面检查发现,刘先生属于终末期心衰高危人群,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随时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 

  人工心脏植入术成为延续生命的希望。但传统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需要正中开胸、依赖体外循环和ECMO支持,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对于刘先生而言手术风险极大,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成为挽救生命的唯一选择。然而,该手术技术难度极高,目前在国际上仅有少数医院能实施。哈医大二院邀请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程教授来院指导。 

  刘晓程、徐万海、蒋树林指导手术。哈医大二院供图 

  术中,麻醉科、手术室密切配合,超声医学科定位植入位置,孙仕斌教授带领团队在刘晓程院长团队的指导下,采用“胸骨上段+左胸小切口”的微创入路方式。在心脏跳动、非体外循环下,通过左胸小切口进入胸腔后,团队在正常跳动的心脏中植入人工心脏,之后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完成人工血管与升主动脉吻合。 

  孙仕斌教授介绍,手术完全避免了体外循环副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全身脏器功能,降低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为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微创”的开胸方式,避免了常规正中开胸胸廓完整性的破坏,降低了手术创伤,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大幅缩短住院时间,也为未来二次手术或心脏移植预留了空间。 

  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医大二院院长徐万海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填补了东北三省无体外循环、无ECMO辅助的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技术的空白,实现终末期心衰综合救治领域里程碑式跨越,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点亮更多生命的希望。(田为 曹玥 吴珏凌)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