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抚州东乡:以主题产业园为窗口,看链群协作“新范式”

发稿时间:2025-07-03 16:3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如何依托地方产业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成为不少开发区改革创新亟待突破的瓶颈。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积极探索“开发区+主题产业园”运营模式,以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从昔日单一产业园的“一枝独秀”,到如今八大主题产业园“百花齐放”,一个区域产业集聚新高地正在加速形成。

东乡经开区一角。占人豪 摄

  “腾笼换鸟”解开土地紧箍咒

  仲夏时节,东乡区工业园内生机盎然。走进江西养乐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赶制蒟蒻果汁果冻。作为东乡本土龙头企业,公司自2022年投产以来,生产的果饮、米饼类休闲食品广受消费者欢迎。去年,公司先后追加投资新建三期、四期项目。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土地的高效利用。曾几何时,这里聚集着十几家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一面是“沉睡”的低效闲置土地,一面又是企业发展面临“地荒”,沉重的“包袱”一度让地方发展步履维艰。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让土地都用在高质量项目上,2018年以来,东乡区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改革试点工作,创新打造用地评价体系,对企业发展进行分档,通过以亩产论英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为开发区“瘦身”。2019年,江西台德将总部从东莞搬到了东乡,历经5年发展,公司成长为一家拥有上百款人工智能产品、300余项人工智能产品核心专利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去年7月,该公司上榜“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榜,是江西省唯一上榜企业。由“种子独角兽企业”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西台德见证了产业园“腾笼换鸟”的变化。从发展转型的“包袱”到产业孵化“热土”,一片片“沉睡的土地”被唤醒,推动了老旧厂区“二次开发”,为主题产业园扩容腾出了5000余亩新空间。目前,东乡经开区已建成主题产业园8个,总建设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已达69家,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亩均产值1000万元,亩均税收50万元。

江西台德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何江华 摄

  主题产业园共育链群协作

  走进江西台德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小爱智能音箱、小度智能学习机等各类智能电子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你只需一句指令,就能唤醒它们,帮你设置闹钟,点你想听的音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福珍说。台德科技所在的江西荣华人工智能产业园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共建有9栋高标准厂房、6个创业孵化基地。作为“链主”,台德科技的落户吸引了台宏科技、中科视显、诺保光电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去年,该产业园总产值达15.1亿元。荣华人工智能产业园是东乡八大主题产业园中的一个。

  近年来,东乡区持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以主题产业园为平台,培育若干龙头企业,打造土地集约、资源集中、企业集聚发展新空间。这样的“链主效应”和“链上协同”,在东乡的产业图谱里并不鲜见。

  “我们公司年产值从30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65亿元,是‘开发区+主题产业园’运营模式的受益者。”江西永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事总监普宏怀说。过去,该公司也曾面临关键原材料供货期不可控、订单交期及时性不足的问题,借助这一模式,企业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增强园区关联产业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力,是打造优势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在位于专精制造产业园的抚州发那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赶制第三代可变截面喷嘴环。据抚州发那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欢介绍,仅这一款产品每年能给企业带来9000万元产值。发那特深耕新材料20余年,掌握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喷嘴环技术,但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化场地。东乡区招商引资团队了解情况后,多次赶到企业母公司所在地无锡进行协商,最终,企业2021年落户东乡。为了帮助企业早落户、早投产,该区推出厂房减租、基金贴息、技改补贴等一揽子优惠政策,还帮助企业先后引进42名各类高层次人才。

  此外,东乡区制定产业园产业链条“鱼骨图”,形成招商项目清单、招商重点企业清单,依托龙头企业引领效应,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推动形成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打造“搬不走、拆不散”的产业链闭环。2024年,东乡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2条重点产业链营收分别增长15.56%、5.15%,新材料、医药制造、汽车零部件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度达44.1%。

抚州发那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占人豪 摄

  破立并举“改”出发展动力活力

  园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长时间以来,开发区社会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责任日益增多,犹如绑在开发区腿脚上的“铅块”,致使人员活力不足,管理效能滞后,发展负担沉重。破局的首答之题,便是调动人员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打破“铁饭碗”,成了东乡经开区改革破题“第一刀”。

  在企业服务局工作四年的年轻干部刘佳燕深有体会:“过去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现在凭实绩拿‘绩效分’。”去年,她主动对接园区内多家重点企业,针对企业用工缺口,协助人力资源部门举办了50余场招聘会,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需求2000余人,不仅获得额外绩效奖励,更在年度评优中脱颖而出。如今,越来越多年轻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在解决企业诉求中比速度、拼服务,形成了“人人争当金牌店小二”的火热氛围。打破“铁饭碗”,建立唯才是举的选人用人机制,同时,推动“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建立业绩与收入挂钩的分配机制。“一套‘组合拳’下来,干部队伍的动力活力彻底激发出来了。”东乡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邱翠青说。

江西恒安纸业有限公司生产线。何江华 摄

  把改革之刃指向矛盾最深处。东乡经开区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将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执法职能整合到一支20人的综合执法队中,统一调度执法力量高效协作,从源头上解决“九龙治水”的执法顽疾,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主题产业园共育链群协作,管理体制改革释放内生动力。在东乡,从园区企业到园区干部,以优促先、以优促进、以优促新的“头雁”效应,正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何江华 占人豪)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