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青年学子走进河南汝阳:探寻乡村振兴的“青春密码”

发稿时间:2025-07-04 10: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近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深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通过实地走访,亲身感受当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生的深刻变革,探寻新时代青年在广阔乡村建功立业的生动实践。 

  “老人在家或许只是简单将就,但在大食堂,他们不仅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更能体会到集体生活的温暖。”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泰山村“乡村大食堂”负责人的话语朴实而温暖,让前来调研的青年学子们深受触动。 

  当天,这支由青年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深入汝阳县的大布湾村、泰山村等地,实地探寻乡村振兴战略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深远影响。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青年视角观察时代,用心灵感悟成长。 

图为实践团青年学子们实地走访。何青 摄 

  生态修复:青山绿水间的乡愁新解 

  实践团的第一站,是大布湾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融合了古建风貌与现代功能的特色民居。屋内,艾草的清香沁人心脾。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村里开发的艾草床,兼具加热与理疗功能,将传统中医药智慧与现代康养需求巧妙结合。 

  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同时,村庄精心守护着古朴的建筑风貌。更让青年学子们赞叹的是,村旁曾因开采而留下的矿坑,经过科学的生态修复,如今已化为一池碧波,与远处的青山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这一幕,生动诠释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也让青年学子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皮定均抗日司令部旧址。何青 摄 

  民生温度:一份热饭里的为民情怀 

  在泰山村,实践团参观了皮定均抗日司令部旧址。斑驳的墙壁、珍贵的史料,无声地讲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为青年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而村里的“乡村大食堂”,则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村里留守老人的就餐难题,让许多在外务工的子女安心工作。正如负责人所言,大食堂不仅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更让老人们走出家门,在集体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份植根于人民群众需求的实践,彰显了乡村振兴中深厚的人文关怀。 

  数字赋能:智慧乡村的青年机遇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汝阳县的“数智运营”中心,这里的景象让实践团成员耳目一新。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全县的乡村资源、产业数据、运营收益等信息一目了然。 

  据了解,汝阳县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有效破解了过去乡村集体资产运营中存在的收益不透明、分配不公、人民群众信任度不高等难题。数字化平台不仅将艾草、花菇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与市场精准对接,还将宝贵的自然风光与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性盘活,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看到数字技术能如此深度地改变着乡村,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实践团的一名成员表示。据悉,这种“数字+”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年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此次调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青年学子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开阔了视野,更真切地感受到,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广袤的乡村正在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等待青年挥洒汗水、贡献智慧。(何青)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