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 一部手机,一根自拍杆,湘东区麻山镇横岗村村民在辣椒地和鱼塘边卖力吆喝。从肩挑背扛赶集的传统农民,到侃侃而谈的带货主播,一场由“村播”引领的乡村变革正在这片土地上生动上演。
文敏正在通过直播间带货本土特产。汤扉 摄
塘鱼触网,电商火种点燃致富希望
2023年,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横岗村推进“填平复耕”政策,48口水塘中待处理的活鱼成了棘手问题。“当时真是走投无路了!”村党总支书记文敏回忆道。困境中,这位80后支书决定用自己经营已久的抖音号“文支书在横岗”试水直播卖鱼。塘边简陋的设备前,文敏接地气的推介吸引16万观众涌入直播间。村干部全员化身“鱼贩子”,推车送货,十天创下57万元销售额,有村民一次性增收近7万元。
两年后的今天,文敏已拥有近6万粉丝。更重要的是,电商的星火迅速燎原。70多岁的竹篾匠文大爷,手工产品首次直播便供不应求,日收入超200元;村里的辣椒、红梨、板栗、有机大米等土特产,源源不断地通过直播间走向全国。短短两年间,这个曾经的贫困村蝶变为萍乡市农村电商示范村,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联合发展,数字翅膀助力产业腾飞
尝到甜头的村民渴望更大市场。2024年6月,在文敏的推动下,麻山镇14个村共同注册成立强村富民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控股农业基地及关联企业7家,统一品牌、宣传、物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多元化发展。
同年8月,集直播、仓储、品控、物流、售后于一体的“湘东做东”村播孵化基地正式启用。文敏携10位村支书亮相直播间,10天成功售罄10万余斤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大户石华军感慨:“直播不仅带来线上订单,还吸引来很多游客线下采摘,销路再也不愁了。”
“湘东做东”村播孵化基地里热火朝天。汤扉 摄
电信赋能,云网技术筑基数字乡村
横岗村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为保障直播顺畅和电商平台稳定运行,中国电信萍乡分公司为横岗村提供了全方位的通信保障。高速光纤通达每家每户;技术人员持续优化网络,确保电商平台稳定运行。在更广阔的层面,中国电信打造“赣湘云”和“湘东云”双区域云计算中心,形成“边缘计算+区域节点”算力布局,为乡村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算力支撑,承载数百家政企数字化应用。
除了电商支持,中国电信还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准控制和管理,如湘东智慧种业服务平台的建立,让村民可以实时了解稻田的生长环境数据,为科学种植提供有力支持。
“赣湘云”和“湘东云”双区域云计算中心。汤扉 摄
青春力量,本土人才激活振兴动能
2025年7月,一场融合乡土气息与数字营销的“干塘捞鱼”直播让横岗再次火爆出圈。千万粉丝网红“小飞哥”投入32万元承包鱼塘,邀请多个团队助阵,实现全网超5亿次传播,日均吸引游客3000人次,带动周边收入超200万元。这场盛事的幕后,活跃着像本土青年阿龙这样的新生力量。“就想把家乡好东西推出去,让乡亲们富起来!”阿龙道出许多返乡青年的心声。在文敏的感召和组织下,数十名由村干部、返乡青年和村民组成的本土主播队伍已然成型。
振兴之路,数字乡村绘就共富图景
如今的横岗村,电商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在政府和驻村单位的引导下,萍乡市首家“村村联合,抱团发展”的麻山镇电商基地成功运营。截至2025年1月,麻山镇村支书联盟直播团免费助农直播销售额突破1800万元。湘东区顺势成立区级村播孵化基地,整合资源开展爱心助农。横岗村实现了产品畅销、村级增收、村民致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山坡上的中国电信5G信号塔巍然耸立。汤扉 摄
鱼塘边,山坡上,中国电信的5G信号塔巍然耸立,村民们调试着5G直播设备。中国电信萍乡分公司新安装的“天翼云眼”AI摄像头静静守护着这片希望的田野,将每一筐新鲜捕捞的鱼、每一袋刚采摘的辣椒和土特产实时呈现在云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尤其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本土青年!”文敏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语气坚定。随着新一场助农直播的筹备,电信蓝与萍乡红在赣西大地交织,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正沿着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奔向更加耀眼的未来。(汤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