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近一个世纪前,革命先辈用生命与热血,在兰考这片红色土地上,播撒下信仰的火种。近日,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行走课堂”,在河南省兰考县考城镇焦李河村展开,一群新时代的少年,循着先辈的足迹,开启了一场精神的追寻。
图为焦李河村史馆活动现场。 李德明 摄
一堂跨越时空的对话
“他牺牲时,和我们现在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的年纪差不多,但他却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在焦李河村史馆内,兰考县第一名党员许子廉烈士的故事,让在场的孩子们听得格外专注。
授课人是考城镇党委委员卢建威。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将孩子们带到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实物前。当讲到许子廉烈士为保护人民群众、严守党的秘密被严刑拷打却无所畏惧时,现场一片寂静,孩子们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感动与敬佩的光芒。
一次手与心的感悟
理论的触动,终要在实践中扎根。活动中,孩子们沿着红色场景路线重走革命足迹,开展红色故事接龙,模拟体验当年的农耕劳作。当稚嫩的双手握住农具,汗水浸湿衣襟,他们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年代的艰辛与奋斗的不易。“以前只在书上读过‘粒粒皆辛苦’,今天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分量。”一位同学在体验后感慨道。
图为活动实践现场。 朱广沛 摄
一场书香里的传承
精神的滋养,离不开书香的浸润。在“书香润考城”阅读活动中,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共同诵读《红色家书》《小英雄的故事》等经典篇章。
“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 一封封家书,一段段故事,是革命先烈对家人的无限眷恋,更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琅琅读书声中,文字的力量与红色精神交融,化为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最后,孩子们用画笔和文字,将一天的所思所感汇于一张张手抄报上。质朴的笔触,描绘出英雄的模样;真挚的话语,抒发着对未来的向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河南省兰考县的这堂“行走课堂”,正是将英雄的种子、信仰的火种,播撒进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田,激励着他们见贤思齐、向上向善。(李德明 朱广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