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退伍老兵董伟:做物流线上的“急先锋”

发稿时间:2025-08-08 17: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1993年的新兵连里,董伟把“服从命令、冲锋在前”刻进了军旅日记;1997年的夏天,他在党旗下宣誓时,拳头攥得比钢枪还紧;1999 年他脱下军装走进了汉中卷烟厂二分厂的大门……多年来,在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卷烟厂物流分中心高架库的钢铁丛林间,作为叉车驾驶员,董伟正以毫米级的精准操作,在物流保供的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责任担当。

  责任镌刻在每一次精准装卸中

  “党员老兵的身份不是标签,是沉甸甸的责任。”从此仓库的白炽灯替代了军营的探照灯,叉车方向盘代替了手中的钢枪,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担当,从未褪色。这句董伟常挂在嘴边,藏着军营岁月的淬炼,也被他践行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岗位上。

董伟进行叉抱车烟叶入库作业。胡华 摄

  叉抱车操作看似简单,实则对精准度、效率和安全有着极高要求。库房仓储环境复杂,作业间距狭窄,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货物破损、倾倒或设备损坏。董伟却以“零失误”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业中的每一次提升、转向、堆叠都精准到厘米,每一箱烟的摆放角度都要调整到最佳位置。

  碰到生产任务紧张的时候,董伟就是仓库的“急先锋”。转运生产线急需的烟丝原料,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哪怕深夜接到紧急装卸指令,他也二话不说,马上启动叉车奔赴工作现场。即便是高强度的工作,他的操作依然精准如初。

  “董师傅,封厂这么拼,图啥呢?累不累啊?”一次深夜作业后,一位年轻的同事在董伟检查完车辆后问道。面对年轻人的提问,董伟意味深长地说:“累?当然累。但咱是党员,更是这个环节上的‘螺丝钉’。这仓库里的每一箱料都连着生产线,关系着生产任务和厂里几百号人的‘饭碗’。责任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以“传帮带”凝聚团队力量

  在物流分中心,董伟不仅是技术能手,更是年轻员工的“引路人”。

  2023年夏天,新入职的驾驶员韩小强操作叉抱车时,因判断失误碰倒了好几箱原料,他找到董伟后,董伟指着库房的立柱和地面的标线,认真分析:“你看,库房立柱有视觉盲区,转弯时要提前减速,让货叉与地面保持30 -40厘米安全距离。来,咱们多练几遍……”当天下午,董伟陪着韩小强在空库区一遍遍反复练习,韩小强快速掌握了原料搬运的技巧。

董伟(图左)指导叉抱车司机作业注意事项。胡华 摄

  不光答疑解惑,平时在库区看到谁操作时卡了壳,或是工作隐藏隐患,董伟总会主动凑过去,拿自己遇到的类似情况当例子,手把手地教学。除此以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出叉抱车安全操作规程和典型案例,里面不仅写清了规范步骤,更特意标注了自己总结的“避坑技巧”——哪些环节容易出疏漏、不同工况下该怎么调整操作,全是带着温度的实操心得。

  “董伟这何止是‘避坑指南’啊,简直是我们的‘成长导师’!” 叉抱车司机赵涛连连称赞:“以前新手得磕磕绊绊练仨月才敢独立作业,现在有他带着,一个月就能上手,我们这帮老司机也跟着他学了不少技巧,整个班组的操作规范度都提高了一大截!”

  用行动诠释“保供就是使命”

  2025年1月,董伟刚做完腿部囊肿手术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医生反复叮嘱一定要卧床休息。尽管知情的同事劝他请假回家休息,但春节保产保供正进入最关键的冲刺期,每天数十辆货车排队等待卸货,仓库里的原料堆成了小山。?

  “他不是不知道疼,只是更清楚保供的分量。”原料班组长罗军回忆,董伟的坚守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团队里激起层层涟漪。年轻同事主动提前到岗清扫作业区,老员工们自发轮班替他分担重活,连平时爱念叨辛苦的装卸工都默默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最终,整个原料班组不仅提前一天完成了全部入库任务,还创下了单日出库效率的新纪录。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地坚守。董伟,在叉抱车的方寸操作台上,在物流保供的平凡岗位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袁诗媛)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