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高原花田绽放振兴路 丽江现代花卉产业书写绿色共富新篇

发稿时间:2025-08-18 10:4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姜文山)在玉龙雪山的环抱中,35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如银色海洋铺展在丽江坝子南端。这片土地曾因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排水不畅,积水成涝的困扰让当地百姓长期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而如今,智能科技的赋能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持久的生机与活力,将这里打造成为年产鲜切花超4000万枝的现代农业高地。

  科技赋能,高原花篮破茧成蝶

  园区采用散射玻璃温室技术,有效应对丽江强紫外线环境。无土栽培系统以椰糠、珍珠岩为基质,配合自动化滴灌和环境控制系统实现精准管理。“每个温室配备小型气象站,数据实时反馈至中央控制系统。”园区经理张丽辉介绍,这套集成荷兰技术的种植体系使水肥一体化覆盖率达85%,正在向95%的目标迈进。2024年园区产出鲜切花4046.35万枝,其中彩色马蹄莲占据全国90%市场份额。

  科技突围在种业端加速推进。7月4日与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签约后,5年培育100个自主品种的计划全面启动。“过去每株种苗需支付专利费,现在自主培育的‘淡妆’已种植1.8万株。”张丽辉表示,正在推进20亩球根育苗圃、420亩玫瑰母本圃等六大工程建设,总投资2519.50万元的种业研发中心将突破种源“卡脖子”困境。

  三产融合,产业链条延伸共富路

  距离温室3公里的龟山基地,球宿根花卉农旅融合项目正在规划。园区北侧的加工车间内,斐洛里永生花生产线加速落地,已开发玫瑰伴手礼24类、单品126个。“四季花开景区试运营40天接待5.02万人次,9月申报4A级后将释放1500个岗位。”讲解员杨波介绍,通过整合贵峰社区传统村落、红色教育等资源,形成“科技种植+非遗体验+雪山花海”的融合模式。

  联农带农机制成效显著。1100亩流转土地年付租金1300万元,社区劳务公司年发放工资1400万元,村集体入股彩色马蹄莲项目创收30万元。贵峰社区村民人均收入五年间从1.6万元增至2.9万元,370亩食用玫瑰、600亩贡菊等辐射种植带动分红920万元。

  现代农人,产业转型重塑人生

  清晨的温室里,44岁的纳西族女子和月华正组织田间作业。这位曾经的英语培训机构创办者,如今管理着近40人的种植团队。“旺季月薪7200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三年前受疫情影响返乡的她,通过园区培训掌握玫瑰种植技术,从田间工人成长为管理骨干。

  “现在园区在推‘日照金山’‘白沙细雨’等自主品种,我要把品质种得更好。”在她身后,300名产业工人中80%是周边纳西族群众,社区劳务公司开展采摘、包装定向培训,让传统农民转型为持证技工。

  暮色中的温室依然繁忙。东侧加工车间准备着发往日本的永生花礼盒,西侧景区传来研学团队的欢笑,北向龟山基地的智慧农业蓝图徐徐展开。当“丽江的花”品牌走进东京银座,当何月华们在家门口实现月入七千,这片高原花田正以科技育种、融合兴业、培育新农人的三重变革,见证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