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姜文山)石家庄是一座以传统工业闻名的城市。如今在这里,一场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变革的引擎是科技创新。从智能座舱的精密零部件,到教育无人机的创新应用,再到低空医疗的惠民实践,石家庄的企业与产业园区多点发力,正勾勒出一幅鲜活图景——这幅图景正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智能制造“隐形冠军”,初光汽车驶入快车道
位于石家庄高新区的河北初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正高速运转,一个个车载数字麦克风与USB充电模块经过精密检测后打包下线。这些看似微小的部件,却是智能汽车的核心交互接口。
“我们的车载麦克风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5%,每两台智能汽车中就有一台使用我们的产品。”企业技术负责人介绍道。随着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这家省级科技型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快速崛起,连续三年业绩增速超80%,成为主流车企的供应商。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USB充电模块的突破——支持大功率充电、高速数据传输甚至手机投屏,已获得多个主机厂的项目定点。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三年,企业预计继续保持50%以上增速,正朝着“国内汽车电子智能智造标杆”的目标努力。
无人机教育先锋,中航恒拓的“天空课堂”
与此同时,在栾城区窦妪镇的一处实验室内,一名科技人员正操控着重量仅675克的“猫头鹰OWLmini3”无人机进行避障测试。这款由中航恒拓智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研发的轻量化无人机,已成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等高校的科研教学利器。
自2014年成立以来,中航恒拓深耕无人机教育领域,与中航无人机合作打造教育品牌,提供从实训平台、创客实验室到专业建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今年,该公司更在雄安场景汇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其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得到行业认可。
“我们不仅卖产品,更构建了一套人才培养体系。”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生可直接参与真实项目,为低空经济产业链输送专业人才。
低空经济生态圈,栾城区的“天空产业园”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离不开空域资源与产业生态的支持。栾城区正以系统化思维打造低空经济集群——拥有华北最大的无人机试飞空域(600平方公里、4000米以下空域),覆盖山区低人口密度区域,可满足全型号无人机试飞需求。
以中航通飞华北公司为核心,这里已聚集50余家企业,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运五B飞机、工业级无人机、应急救援机型等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2025年初,翊飞航空与顺丰集团签署100架无人运输机订单,中航通飞华北公司也拿下30架运五飞机订单,产业转化成效显著。
在应用场景方面,栾城区已开通近70条无人机航线,覆盖医疗急救、物流配送、智慧巡检等领域,累计飞行超10万公里。通过“无人机+有人机”救援体系、低空医疗配送等创新模式,这里正成为京津冀低空经济枢纽。
栾城区的低空经济不仅是产业宏图,更已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切实应用。在栾城人民医院,一场由无人机引领的医疗配送革命正悄然改变着38.6万居民的健康生活。
过去,受限于车流与天气,基层药品、标本的公路运输平均耗时70分钟,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的时效性。2024年10月,在区政府、河北航投与中国移动的协同支持下,栾城人民医院启动“低空航线”项目,并于今年3月29日正式通航,建成了河北省首条县域医共体常态化无人机物流网络。
这三家企业和一个医疗案例的发展轨迹,折射出石家庄产业升级的清晰路径:以技术创新锚定细分市场;以产教融合培育产业人才;以生态构建推动集群发展;以民生应用检验创新成果。石家庄市正通过政策引导、场景开放和资源整合,推动汽车电子、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形成协同效应。未来将继续强化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从车间到天空,从单一产品到系统生态,从产业突破到民生改善,石家庄的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翼,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全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