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从村民锻炼后无处歇脚的尴尬,到石凳上吹风聊天的惬意,赣州市大余县内良乡用“换位思考”解锁群众需求,用“如我+”行动书写暖心答卷。
“沿着体育场跑道跑完两圈,汗水直流,想找个地方歇脚却连张凳子都没有。”这是内良乡党员干部参与“如我在锻炼”换位体验时的真实感受。
村民们运动过后就能坐在崭新的石凳上休息聊天。陈志秀 摄
此前,党员干部以村民视角亲身体验后发现,整个体育场无一处休息座椅,村民锻炼后只能靠墙站立或暂坐草坪,对老年人和带娃家长尤为不便。
“群众的‘不方便’,就是工作的‘发力点’。”内良乡从“群众视角”出发,借换位体验察民生痛点。在敏锐捕捉到“锻炼后难歇脚”这一隐性不便后,内良乡立即协调资源,规划点位,从石材挑选到施工安装全程紧盯细节,把民生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如今,村民们锻炼后转身就能坐在崭新的石凳上吹风聊天,疲惫感随之消散。“以前跑完步只能站着歇,现在有了石凳,舒服多了!”村民李阿姨笑着说。
自“如我+”行动开展以来,改变的不仅是内良乡的小小石凳,大余县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方面,不断发现并解决群众身边的细小民生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民生福祉有“摸得着的温度”。(姚多文 陈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