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慢性阻肺高危人群要定期监测肺功能

发稿时间:2024-12-15 12: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期,受寒冷天气影响,呼吸道疾病呈现高发趋势,西安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多名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据了解,这些患者初期症状多与普通感冒相似,轻症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憋闷,重症则出现头晕、烦躁、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呼吸加深加快、消化道功能紊乱甚至昏迷等情况。 

  11月下旬,刘先生不小心受凉,随后,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持续存在。本以为是普通感冒,便未加以重视。然而,11月28日凌晨,刘先生的病情急转直下,呼吸极度费劲,憋闷、气急骤然加重,家人紧急呼叫120送往西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 

  经全面检查,刘先生被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合并II型呼吸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心功能II级伴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阻塞性肺气肿以及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后,医院迅速采取辅助呼吸等治疗手段。经该院重症医学科于代华主任综合评估后拔除经口气管插管,给予低流量吸氧、纠正酸碱平衡、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据了解,它的发生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如:季节变换、寒冷刺激、受凉等,随着病情反复发作、急性加重,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慢阻肺还和慢性呼吸衰竭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慢阻肺是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而慢性呼吸衰竭则是慢阻肺病情恶化的结果。随着慢阻肺病程的发展,患者的肺功能不断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二氧化碳潴留则会影响多个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循环、呼吸、泌尿、消化系统,并引发电解质紊乱,造成头痛、头晕、烦躁、低血压、心律不齐、呼吸急促、消化问题、精神错乱和震颤等症状。 

  对此,西安市第三医院呼吁重点人群加强防范,戒烟首当其冲,无论在病程的哪个阶段,戒烟都是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适时接种流感、肺炎链球菌等疫苗,增强机体抵抗力;规律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筑牢免疫防线。慢阻肺高危人群要定期肺功能监测,力求早发现早干预,身体一旦不适,切勿拖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规范治疗。(毕祯)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