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醉美海东】乐都卯寨成乡村旅游新样板

发稿时间:2020-11-24 11:2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海东11月24日电(记者 张亚云)十几个人站在桥上,双腿略微弯曲,左右关节向左向右有力地带动水桥左右摇晃。桥面摇晃,稍微支撑不住就会掉落水里…… 

  短视频中的网红桥是不是也曾出现在你的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呢? 

  “网红桥”在哪?在高原上美丽的乡村之一——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新庄村卯寨。 

 

卯寨“网红桥”引得游客欢声笑语。资料图

  走进卯寨,一路上村民开设的农家院、醋坊、酱油坊等格外醒目,一路走上去,一座座农庄依山而建,独特的造景让人赞不绝口。有供人观赏的人工湖、喷泉、水车,也有游客吃饭休息的亭台楼阁。 

  2012年起,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新庄村村民李连和回乡创业,自主投资承包荒山133.33公顷绿化造林,并在村里成立卯寨旅游景区。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处集民俗文化游览、蔬菜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李连和(右四)接受媒体记者集中采访。刘释诚 摄 

  如今已是卯寨党总支书记的李连和告诉记者,卯寨景区在建设中,紧扣历史背景,挖掘陇右文化,收集古今书法作品,打造碑林文化、古朴传统建筑,再现民俗文化。精心打造卯寨民俗大院、商业步行街、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特色小吃一条街、窑洞休闲屋、花海景观等更多旅游产品,形成了新的卯寨田园综合体。 

  从荒山到绿坡,从鲜少有人知的大山村落,到如今让卯寨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被更多人所熟知。近年来,上新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打造极具特色和底蕴的文化艺术景区,已被青海省列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老典型示范区。 

  以农户+企业入股的形式打造了如今的卯寨文化旅游景区,除了景区内的主打旅游项目,还创办了“红色教育基地”,每个周末都在这里为青少年开设以德为主的讲堂,传播文化,教授品德。为了适应逐渐增多的游客和逐步形成的规模,村民的民宿和农家乐也多了起来,同时收入也在增加。 

  李连和介绍道,一开始就想着把荒山变绿坡,结果树种起来了,鸟儿就回来了,有了鸟有了树,人就多了,想着开些农家乐,发现人更多了,打造乡村旅游就成了新庄村乡村振兴的途径。 

  今年,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配套项目都已落地,新增的“网红桥”、玻璃水滑道、旱滑道、党员教育基地、双向者拓展训练基地等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和组织团体前来游玩或培训、观摩。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每天就有1000多台车拉着游客过来游玩。 

  前来卯寨游玩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景区有着浓浓的田园气息,是一处恬静休闲的好去处,全家人非常喜欢。 

  游客喜欢,当地村民受益。李连和透漏,村民靠山“吃”山,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今年预计每位村民将增收2000元。不仅如此,卯寨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子的就业。“我们的发展已经远远将临近村子落在后面,我们也要带着大家共同致富。” 

  如今,山绿了,水清了,花儿开了,卯寨焕然一新。卯寨景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荒坡荒山到绿水青山,由一个穷山沟变成金窝窝,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老卯寨焕发新生机。把黄土山包绿化得郁郁葱葱,让卯寨文化走出大山,带领村民们致富,这是今年63岁的李连和孜孜以求的目标。 

  李连和在谈到卯寨未来发展蓝图时坦言“担子很重”,“既要保护和发展生态,还要以生态优势发展好旅游,并且以乡村旅游业发展继续带动农民创收,我们的美丽乡村才会越来越美丽。”他说,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人接着干,要和年轻人一道把卯寨的旅游事业做好,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老百姓端牢“旅游饭碗”。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