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留豫河北籍高校学子:“爸,您放心,我在学校过年也很温暖!”

发稿时间:2021-02-02 17: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郑州2月2日电 疫情之下,为了安全,也为了不给防疫工作添堵,不少高风险地区家庭的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大三学生陈国衡就是其中之一。 

  

  陈国衡在宿舍学习。华小青 摄 

  “我老家疫情反弹,不好回去。”学校开始放假的时候,恰逢河北疫情反弹,陈国衡从亲戚朋友处了解到,老家很多地方都处于封闭化管理状态。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留在郑州,他还计划在春节时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向老家的亲戚朋友拜年。 

  陈国衡开玩笑说,今年是他第一次在外地过年。他很期待郑州的春节,他也每天都关注着家乡抗疫的最新进展:“老家正在集中精力抗疫,我帮不上什么忙,不回去过年,就能给家乡减少一点压力。” 

  实际上,从2019年12月重新返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后,妈妈崔玉敏,一直都在学校“陪读”。 

  虽然是一名大三学生,可陈国衡今年已经27岁,比同年级学生要大六七岁。早在2012年,陈国衡就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当他正踌躇满志地穿梭于校园里时,一场意外悄然而至。2013年10月,陈国衡突然觉得头晕、乏力、浑身不舒服。后来经过检查,他被确诊为尿毒症。 

  

陈国衡和妈妈在餐厅就餐。华小青 摄 

  “当时整个生活都凌乱了。”似乎在一瞬间,陈国衡的世界变成了灰色,心里的美好愿景,也随之崩塌。 

  无奈之下,陈国衡离开学校,返回老家治疗,慢慢地等待肾源。2018年最后一天,一个好消息传来,一位志愿者捐献的肾脏,与陈国衡匹配成功,很快,医院便为他安排了移植手术,这意味着他迎来重生。 

  随着身体的恢复,一个念头在陈国衡心里产生,他想要返回学校,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于是,他向学校提出了复学申请。经过学校同意后,2019年12月,陈国衡返回了阔别6年的校园。 

  妈妈说,虽然国衡身体有所恢复,但还需要人照顾,所以她决定来学校一块“陪读”。 

  “今年留在郑州过春节的计划,是妈妈和我共同商量决定的。”陈国衡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看望陈国衡和妈妈。华小青 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定要会把国衡照顾好。该校领导和老师年前还专程去看了他们,送去了温暖。学校还特意腾出一间宿舍,供母子俩居住,并帮国衡妈妈找了份保洁工作,让妈妈照顾陈国衡的同时,还能增加一些收入。 

  “现在可以住在学校里,食堂、超市还都在营业,想吃什么买什么都很方便,留在学校过年跟回老家过年没什么两样。”唯一让陈国衡遗憾地是,爸爸目前在河北邢台老家,今年春节没办法与母子俩团聚了。 

  陈国衡决定,在春节到来时,要第一时间通过视频给爸爸拜年,他还给爸爸写了一封家书:“爸,您要照顾好自己,我们这边一切都挺好的……希望疫情早点儿过去,家乡人民早日解除封闭,回归正常生活,河北加油!”(张香丽)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