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石家庄8月25日电(郑建峰 记者 姜文山)4栋大气美观的现代化仓库拔地而起,灰白色相间的外观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百余名工人分散在各个工段施工作业,现场繁忙有序,处处热火朝天……眼下,位于正定高新区的京东(正定)智能电商结算产业基地项目正在快马加鞭推进中。
据悉,该基地总投资7.6亿元,旨在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物流产业园区,建成后可实现年经营收入50亿元,是京东集团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石家庄“网购一族”来说,该项目建成后,快递将再“快一步”:11时前下单当日可送达,11时后下单次日可达。
目前,正定县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主动承接京津区域产业转移,充分抓住8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项目路演机遇,争取更多央企总部和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正定。
上半年,该县党政主要领导外出对接考察11次,26个招商团队外出招商277次,其中县级领导74次,全县领导干部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广泛对接中央部委、500强企业、国企央企、行业龙头、基金公司等。
上半年,正定还举办了系列推介活动。举办2023年正定招商大会,总投资163.87亿元的23个项目集中签约,对接意向项目142个。举办了“正定夜最美”文旅推介会、第十五届正博会、春季项目签约暨惠企资金发放仪式、以商招商政银企座谈会、北京招商引智推介会等活动。
今年上半年,签约项目69个,总投资273.5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26个,10亿元以上7个。
“县包联人员手把手指导,跑办各种手续,把相关材料一一补齐,这样的一站式服务,节约了大量时间,让我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均和云谷·正定科技港项目总经理游建鹏说,正定的项目包联制度,让企业在项目推进中体验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畅快感。
正定县还积极落实重点项目包联机制,推动落实“红黑榜”、观摩拉练、集中开工、集中签约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行“秒批秒办”“帮办代办”“四证齐发”等创新举措,全力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促进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开工、开工项目投产、投产项目达效。
“近两年来,我们在正定项目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加,业态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新颖。”谈起在正定投资项目,河北深国际真悦天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皮建存感受颇多。“项目开工伊始,电力、管网、道路等外部条件不能满足项目未来需求。公司试着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县委书记当即召集电力、住建、交通等多部门协调。会后仅十天,便给出了书面安排答复。”皮建存竖起大拇指,为正定一流的营商环境点赞。
正定县还深入开展“包企业、查实情、解难题、送温暖”活动,优惠政策“免申即享”,亲情关怀主动上门,对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大小企业一视同仁。严惩各类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开展县直部门和“百名科股长”民主测评,累计曝光损害营商环境反面案例7批18起。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免申即享”、“政策找人”“秒批秒办”“四证齐发”,打通审批事项“最后一公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营商环境“快马扬鞭”,努力打造“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县域营商环境,全面叫响“来到正定县、一切都好办,投资正定县、肯定大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拨付惠企奖补资金5395万元,真金白银持续企业“爬坡过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