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专题活动 >> 通用专题 >> 行走的汾酒 >> 见证汾酒百年发展史 >> 正文

“百年老酒”归国追踪记:“巴拿马大奖”与“南绍北汾现象”

发稿时间:2018-09-26 14:40:29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太原9月17日电(记者 王子瑞)清末民初,中国酒的“出口大战”基本上是由“山西汾酒、香港永利威、天津义聚永”三大酒商主导和控制。

  三大酒商在水陆交通极为便利的天津港,形成了激烈的竞合态势,控制了海外市场的半壁江山,首次以“公司名义”打开了国际化大门,把中国酒推向了全世界。天津成为民国初年中国酒“出口大战”的前沿阵地。

  据记载,义聚永南下“找市”和永利威北上“找货”,围绕“欧美”市场两家各展奇招,互不相让。香港永利威最终决定在天津定制汾酒,出口到欧美市场,与义聚永一决高低,其中一个利器,就是汾酒品牌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国际影响力。

  

  资料图。汾酒集团供图

  

  资料图。汾酒集团供图

  当时,汾酒国际影响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一场声势浩大的世博会有关——即“1915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这个盛会是为庆祝“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的巴拿马运河开通而召开的。汾酒在这个“总参观人数超过1800万人,开创世界博览会历史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先河”的盛会上,获得了最高奖——“甲等大奖章”,而且是中国唯一具名的白酒品牌。

  1915年后,汾酒获得的“巴拿马甲等大奖”的国际影响力有多大呢?

  

  资料图。汾酒集团供图

  史料记载:“汾阳义泉永酒坊(汾酒集团前身)出品的高粱汾酒,获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后,汾酒威名冠绝岛国,驰名欧美,欧美客商争先采办;到1919年,设立汾酒贩卖总行,并成立晋裕汾酒公司,义泉泳汾酒产量大增,不得不把办公场所让出来埋缸酿酒,股东皆为省府大员,通道顺畅,使得汾酒出口远销成为可能”。

  1919年10月(民国八年十月),美国益昌洋行派华人买办张云携白银5000两,前往汾阳杏花村采购汾酒,而晋裕公司成立之初总资本还不足五千,订单之大,令人惊愕。

  晋裕汾酒公司在短短30年之内,成就了民国白酒霸主地位,海外影响声誉隆盛。此时,香港永利威选择与汾酒合作,开拓欧美市场,可谓明智之举,名利双收。

  

  资料图。汾酒集团供图

  香港永利威确实眼光独到。查阅史料还发现,在清代中期,中国最知名的酒只有两种,即“南绍北汾”,南方是绍兴的黄酒,北方是山西的汾酒,成为当时中国酒业的一种奇特现象。一代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曾对“南绍北汾”有过精彩描述,把“南绍北汾”比喻为中华武林中的“南拳北腿”,开宗立派,双雄并立,技艺奇绝,源远流长。

  “南绍北汾”作为中国历史上两种“不同酿造工艺”的传统文化名酒,地域上一南一北,品类上一黄一白,从消费习惯上讲,本不该有深层交集,但是,却都在美国旧金山获得了“1915巴拿马大奖”,又都在清末民初的出口商战中,通过香港(永利威)这个总转站,出口到欧美等世界各个国家,为国货扬威,让国人自豪。这说明,“南绍北汾”是有某种历史机缘的。

  说来,真是无巧不成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百年后的2017年9月11日,就在记者构思“百年老酒归国追踪记”之时,竟然传来“南绍北汾双雄会”的消息。

  

  南绍北汾双雄会现场 汾酒集团供图

  

  南绍北汾双雄会现场。汾酒集团供图

  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和会稽山绍兴酒厂联合举办的“双雄会”活动,在嵩山少林寺举行。一批武林人士和学者名流“齐聚高山仰止的嵩阳书院,论道源远流长的南绍北汾”,重温一百年前“酒品人品,国货争光”的激情时代。

  据悉,这是有史以来“南绍北汾”的首次正式会盟活动,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稽山绍兴酒董事长金建顺,在两份盟书上分别加盖“北汾大印”和“南绍大印”。两印结合,共同组成“南绍北汾”,完成结盟仪式。

  而应邀而来的《三国演义》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先生演唱的《一壶老酒》,声情并茂,荡气回肠,仿佛是对那坛出口南美洲的百年老汾酒“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陶醉与挚爱。

责任编辑:zyy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